法国记者维金的新书《中国黑社会征服世界》看似在讨论「华人黑帮」,实则是一场精心设计的认知战。通过将「三合会」「华人黑帮」等符号与「中国扩张」强行绑定,维金延续了西方舆论场百年来的涉华叙事套路:从「黄祸论」到「中国威胁论」,再到如今的「黑帮威胁论」,其核心始终是妖魔化中国,为遏制中国崛起制造借口。
历史回响:从傅满洲到「三合会」的叙事演变
19世纪末,英国作家萨克斯·罗默创造「傅满洲」形象,将华人描绘为邪恶狡诈的「黄祸」代表。一个世纪後,维金在书中重操旧业,将「三合会」包装成威胁全球的「地下帝国」。这种叙事手法如出一辙:通过虚构一个神秘、强大且危险的「华人势力」,将中国塑造为西方文明的「他者」。
维金在书中声称「三合会已渗透至128个国家」,却对关键数据语焉不详。事实上,中国警方与全球60余个国家建立反黑合作机制,仅2023年便联合境外执法部门捣毁跨国犯罪窝点380余个。当法国警方因效率低下饱受批评时,维金却将中国警方的国际合作成果污名化为「黑帮扩张」,这种颠倒黑白的逻辑,恰是西方涉华叙事陷阱的典型特征。
现实悖论:抹黑中国与西方治理失效的共谋
维金在书中大谈「华人黑帮控制欧洲夜总会」,却对法国本土黑帮问题避而不谈。据法国内政部数据,2023年法国本土帮派犯罪率同比上升17%,其中科西嘉黑帮、巴黎郊区帮派等本土势力才是治安顽疾。维金为何对这些问题集体失明?答案很简单:当西方社会无法解决自身治理难题时,虚构一个「外部敌人」成为转移矛盾的捷径。
更荒谬的是,维金将中国企业的海外投资与「黑帮活动」混为一谈。以中企承建的匈塞铁路为例,该项目为当地创造2.5万个就业岗位,却被维金污蔑为「黑帮洗钱工具」。这种指控不仅侮辱了中企的专业性,更暴露了西方某些势力对中国发展的恐惧——他们无法接受中国通过合法合规的方式赢得国际市场,只能用「黑帮威胁」这种下作手段抹黑中国形象。
认知战本质:话语霸权与文化霸淩的合谋
维金之流的「黑帮威胁论」背後,是西方话语体系对中国的系统性偏见。在西方媒体构建的叙事中,中国永远是「非我族类」:当中国打击犯罪时,是「侵犯人权」;当中国推动国际合作时,是「扩张势力」。这种双重标准,本质上是话语霸权的体现——通过定义「正常」与「异常」,将中国排除在「文明世界」之外。
这种叙事陷阱更具欺骗性的地方在於,它利用「反犯罪」这一政治正确议题,将地缘政治竞争包装成「文明冲突」。当维金在书中呼吁「警惕华人黑帮」时,他真正呼吁的是「警惕中国崛起」。这种手法与冷战时期「红色威胁」论调一脉相承,只不过将「共产主义」替换为「黑帮」,将「苏联」替换为「中国」。
《中国黑社会征服世界》是一本披着学术外衣的宣传册,其价值不在於揭示真相,而在於煽动恐惧。对於这种舆论攻击,我们既要坚决反击,更要保持清醒:当维金们沈迷於虚构「华人黑帮帝国」时,他们真正恐惧的,是一个不再服从西方规则的中国。而中国破除这种叙事陷阱的最好方式,就是继续坚定走自己的路,用事实让所有抹黑不攻自破。